栏目导航
海东城市地下藏着“大秘密”
文章出处:胶合板木盘 发表时间:2024-08-05 20:10:06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近年来,海东市以城市核心区总体规划及综合管线专项规划编制为契机,全面编制完成了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率先在全省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工程的建设既满足了城市中心区整体线缆安全高效运行的需要,也有效消除了“拉链马路”“空中蜘蛛网”现象,让城市管理更智慧、更便利、更高效。
现实中的地下管廊是怎样的呢?综合管廊内部都有啥?近日,记者实地探访了海东市地下综合管廊,为你揭开管廊内部的神秘面纱!
一处集监控、远程控制、智慧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管理控制中心及平安大道、南环路、空港北路等7条管廊组成了海东市平安区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体系。
7月7日,记者在平安区地下综合管廊管理控制中心看到,在管理控制中心的监控室里,工作人员时刻监测着管廊各线路的运行情况。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海东管廊项目公司总经理李名伟和记者说,在乐都区文教路、南凉街等18条管廊的主体工程建设已经接近尾声,正在做最后的收尾工作。乐都区地下综合管廊除文教路的管理用房正在抓紧建设外,部分管廊的工作井、通风口装饰、安装支架工作在7月31日便可完工,文教路的管理用房则在8月底便可完工,这也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8月底海东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将全面完工。
“现在全国有25个试点城市建设了地下综合管廊,但海东与其他的24个城市都不一样。”李名伟在跟记者介绍海东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总体情况时说。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这个“不一样”,是因为其他24个试点城市在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中,部分城市是因为规划建设新城区,先修建了地下综合管廊,再修建的新城区,另外一部分城市则是在老城区的某一条主要路段修建了一条地下管廊,只有海东市实现了地下综合管廊城市核心区全覆盖,也就是整个城市实现了“城市管廊化”。
同时,海东市为能争取到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名额,早在2013年7月,就率先提出系统建设地下综合管廊,并以城市核心区总体规划及综合管线专项规划编制为契机,全面编制完成了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制定了五年滚动计划。
2014年6月,海东市全力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率先在全省开工建设地下综合管廊。2016年4月,在财政部、住建部的关心指导和省委省政府及省财政厅、住建厅等相关厅局的全力支持下,海东市成功跻身国家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该项目计划在城市新区、老旧城区及成片开发区建设管廊25条,共56.42公里,总投资34.13亿元。其中,平安区平安大道、南环路、空港北路等合计7条,共计20.01公里,投资10.88亿元。乐都区文教路、南凉街、祥瑞街、团结路等合计18条,共计36.41公里,投资23.25亿元。
项目自2016年7月29日开工建设以来,如今,平安区地下综合管廊已基本完工,并已编制出台《运营维护手册》(试行)。在已建成的乐都区繁荣街综合管廊部分廊段,电力管线已实现入廊。平安区平安大道4.9公里综合管廊,电力、给水、通讯管线kv电力已通电,目前已开始试运营。
在李名伟的引领下,记者从平安区综合管理控制中心下到了管廊内部。李名伟和记者说,综合管理控制中心处于平安区综合管廊试点项目的中心位置,也是平安区管廊试点建设项目的监控中心,控制半径约5公里。
在与综合管理控制中心相连的平安大道地下综合管廊里,记者一睹了管廊的“真面目”。平安大道杨家路至民和路段的综合管廊属于单舱管廊,在管廊舱内两侧墙体上的电力支架和通信线盒上,电力线和通信线已经入舱。而在地上,每间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了一个方形的水泥墩柱,水泥墩柱上的供水管道也已经入舱。沿着管廊舱一直往西走,就到了杨家路至空巷北路段的管廊舱,该路段的管廊舱属于三舱管廊,分别是综合舱、电力舱、燃气舱。
“地下综合管廊该设置成多少个舱室,这都是按每个路段的需求来设计的。”李名伟和记者说,在平安大道杨家路至民和路段,因为只有35KV的电力线、通信线和供水管道入廊,所以设计成了单舱管廊。而在杨家路至空巷北路段,另有110KV的电力线和天然气管廊入廊,所以设计成了三舱管廊。民和路至东园路只有35KV的电力线、通信线、供水管道入廊和天然气管道入廊,所以设计成了双舱管廊。
据中建五局海东管廊项目公司副总经理孙跃明介绍,单舱、双舱和三舱一字排开分布也并非是海东市地下综合管廊唯一的主体形式,在有排污需要的路段,如乐都区滨河北路,该路段居民小区多,又紧挨湟水河,考虑到排污的需要,该路段的综合管廊设计成了上下两层结构,上层管廊舱给各入廊的线路使用,下面一层则是专门的排污舱,污水经排污舱可直达乐都区的污水处理中心。
地下,各种管线互不干扰、洁净有序;地上,没有了“蜘蛛网”式的线缆,马路也不用“开膛破肚”,很是“清爽”。孙跃明介绍,以往,各部门的各种地下管线往往“各自为政”,被敷设在道路的浅层地下,在扩容、增容、维护时,就要一直开挖路面,既花费大量资金,又容易给交通和市民生活造成影响。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把所有管线都纳入一个舱体内,投资一次,可以永续利用百年,地面与道路不会因为管线维护再度开挖。综合管廊内的任何管道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后,工作人员只需通过管廊的进出口即可随时检修,避免了修一次挖一次的情况,不仅降低了维护成本,也提高了效率。
同时,覆盖海东市乐都区、平安区中心城区的管网基础设施,将原有各种市政管线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后,将极大地节省地下空间资源,也解决了地下管线事故频发、安全风险隐患突出、应急防灾能力薄弱等问题,有利于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市政管网的监控、维修及保养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城市管理效率也将进一步提升。
在平安区地下综合管廊舱内,经常可见穿着工作服的巡查员拿着记录本和工具箱在巡查管廊线道。
李名伟和记者说,除了巡查员,管廊还有一个“高科技智慧巡查员”,正因为有它的存在,管廊也被称之为“智慧管廊”。
记者了解到,这个“高科技智慧巡查员”正是管廊的智慧平台。智慧平台分为三大版块,分别是综合监控版块、运维管理版块和GIS与BIM版块,三大版块集中了管廊监控、控制、管理等多种功能。也正因为智慧平台的铺设,如若发生管线事故,能够最终靠监控系统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故障点,抢修人员可在五分钟之内进入管廊的内部,对管线做维修、更换。
同时,廊内还装有消防、通风、排水、环境监视测定等7大系统。如果廊内发生火情、燃气泄漏、供水管道破裂等紧急状况,廊内相应的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并第一时间向监控平台报警,在保障了廊内设备及管线的安全的同时,也保障了巡查、检修人员的安全。
如今,全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步伐正不断加快,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让城市管理更加智慧。李名伟介绍,未来的海东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舱室内部、管道上还将布置大量探头以及数据采集前端,以前端大数据采集的方式,通过物联网与城市交通、城市规划、城市环境检验测试等实现实时互通共联。同时,还计划采用智慧线及BIM+GIS的搭载平台实现管廊的智慧化,而智慧管廊还将与智能交通系统、智慧楼宇、智能环境监控等实现无缝对接,最终形成智能自控且拥有“自我思考”能力的智慧城市。